本文作者:007boy

历史文材&爱国与使命

007boy 2021-03-31 800 抢沙发
历史文材&爱国与使命摘要: 导语: “钟山风雨起苍黄,百万雄师过大江”,这是毛主席在渡江战役时写下的诗句,彼时的解放军,雄赳赳气昂昂,跨过长江,直下南京,昭示着华夏大地的解放战争已经走到尾声。回首往...

导语: 

“钟山风雨起苍黄,百万雄师过大江”,这是毛主席在渡江战役时写下的诗句,彼时的解放军,雄赳赳气昂昂,跨过长江,直下南京,昭示着华夏大地的解放战争已经走到尾声。回首往昔峥嵘岁月,不禁令人感慨。

雄师渡江使人壮怀激烈,而背后,过去一百年里,中华儿女为保家卫国、救亡图存所做出的不懈努力,则更加令人感动。多少爱国志士舍身忘己,浴血奋战,只为中华民族能争取到光明的未来。

我们再回首人类历史,纵使星河璀璨,可爱国主义的精神与保家卫国的事迹,始终是最耀眼的光点,连缀成磅礴的星线,震撼人心。今天,阿君特地选取了古今中外最为经典的几例绝地反击战,它们无不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死之战,其中的精神与事迹,历千百年,依旧光辉永存。


关键词链接: 保家卫国、绝地反击、爱国主义。



㈠北京保卫战: 

元末,朱元璋以淮右布衣起兵,于1368年驱除胡虏,定鼎中原。时间来到明英宗正统年间,大明建国已七十年,承平日久,渐生懈怠;而蒙古三部中的瓦剌于苦难中崛起,征东西,统漠北,然后图南。

大明并不放在眼里,英宗皇帝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,车驾一路威风八面,让王振享足了衣锦还乡的快意,不料途中遇伏,全军溃败,英宗被俘。此乃土木堡之变。

消息传到京城,举朝震动,人心惶惶。太后以英宗异母弟郕王朱祁钰监国,召集朝臣商议大计。朝堂上,诸臣脸色灰白,俨然一副亡国景象。要知道,英宗御驾亲征时,带走了明朝的全部主力,如今留在京城的,不过两三万老弱残兵。于是有人提议,放弃京城,举朝南迁。

迁都的提议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,大家议论纷纷,正要商讨迁都事宜,却有一人挺身而出,厉声喝道:“言南迁者,可斩也!”

众臣听闻,不禁悚然。

“京师,天下之根本,举国之基石,妄议南迁,大事去矣!君不见宋朝南渡之事乎?”这句话,如平地惊雷,震醒众臣,给颓败的朝堂重新注入些许生机。话虽说得凌厉,但大家对守住京城依旧没有信心。那人成竹在胸,给出了自己的方案。

他先请郕王调各地方军入京勤王,并顺路将储备的粮食带进京城,坚壁清野。随后,下令诛杀了蛊惑英宗、为害朝廷的王振党羽,整顿朝纲,提振士气。针对瓦剌有可能挟持英宗威胁南下的情况,他又请立郕王为皇帝,以坚定军民反抗的信心。此外,他还发动民众,备战备荒,统一训练,更是传檄附近的州县郡城,让百姓拿起武器,共同抗御戎虏

一番安排,令众人重新看到胜利的曙光。下朝时,三朝元老、吏部尚书王直紧握着他的双手,不住地慨叹:“国家就要仰赖您这样的人,今日这样的情况,就是有一百个王直,也处理不了啊!”

能超一百个王直的人,正是于谦。当是时,朝廷上下无不以于谦为重,而于谦同样毅然决然,将国家安危放到自己身上。

大战既起,于谦没有据城坚守,而是背倚坚城,置死地以求生。明军的坚决,冲散了瓦剌嚣张的气焰。瓦剌人原以为明军已是丢盔卸甲的溃败局面,没想到明军竟已做出一决死战的姿态。于谦率兵主动出击,给瓦剌先锋军迎头痛击。瓦剌军惊疑不定,决定当夜整顿大军后再图攻城。于谦却丝毫不给机会,派兵夜袭,又大破敌军。

如此战至第五日,战役已趋白热化。明军以寡敌众,以弱敌强,以近于极限。正待瓦剌大军要一鼓作气,攻破京城时,全城的老百姓都站了出来。他们纷纷登上房顶,用砖石迎击瓦剌军。四郊各地的军民,同样抱着与家国共存亡的决心,与敌人英勇战斗。瓦剌军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海洋,如风雨中的小舟,难以力支,仓皇逃窜。于谦率军一路追出居庸关才告罢休。

此战,一举扭转了大明因土木堡之变的蜕变之势。于谦以文弱之躯挺身而出,领导军民为国而战,“忠心义烈,与日月争光”,诚如是也。


㈡长沙保卫战: 

长沙,位于湘江下游,是长江中游与湘江流域的重要交通枢纽,更是江南地区的经济、文化中心。1938年,日军付出极大的代价,先后占领广州和武汉,开始南北并进,威逼长沙。同年十二月,汪精卫公开投降的消息传来,全国的抗战意志受到进一步的挫伤。

长沙的情况则更加糟糕。在武汉沦陷后,国民政府对守住长沙即抱有悲观心态。包括李宗仁、张治中在内的国民党高层都提出要用焦土政策,焚毁长沙城,不资敌用,决死抗战。但执行出了偏差,在百姓和关键物资尚未疏散之时,城中意外失火。因早先为实施焦土政策,消防车里的水已全都换成汽油,无法迅速扑灭;而不知真相的司令部以为是信号,纷纷将点燃的火把丢向油桶和房屋,全城起火,烧了五天五夜才自行熄灭,将长沙城炼成了一个人间地狱。史称文夕大火。

遇此意外,蒋介石以为,长沙已不可守,应果断放弃。然而镇守此处的第九军区司令官薛岳却坚决反对。薛岳本是蒋介石的绝对亲信和得力臂膀,蒋介石没想到,自己的这位亲信已经受够了他的软弱,决定抗命死守长沙。

还记得两年前,国民政府犹在南京,上海是南京的重要屏障。日军攻陷上海后,国民党放弃南京,西迁重庆,于是举国人民眼睁睁地看着南京惨案的发生。如今的长沙,正如昔日的上海,已是重庆之外最后一道坚城,如此再放弃,是否会有更多的惨案发生?

事已至此,如何可退?如何肯退?

薛岳坚决不退!

他制定了“后退决战,争取外翼”的作战方针,逐步迟滞日军的进攻锋芒,最后联合城内军队里应外合,围歼日军。蒋介石对薛岳的抗命大发雷霆,多次要求退军,薛岳不但没有听从,反而回过头劝说蒋介石出战。但时间不等人,日军发动了攻势,薛岳布置得当、步步紧逼,粉碎了日军攻取长沙的计划,歼敌三万余,成为抗战以来第一场重大胜利,有效地提振了抗战的士气。

此后三年里,日军又是两度进犯长沙,但薛岳在第一次长沙会战的经验中总结出“天炉战法”,歼敌八万余,成为日军无法忘却的噩梦,更直接促使了日本近卫内阁的倒台。英国《泰晤士报》特撰文讥讽:“日本抄袭华军的钳形战术,结果为华军的钳形战术所击破。”长沙,这座因为文夕大火而堪与广岛、长崎并列的残垣破城,竟成为抗日战争中屹立不倒的存在。

1944年,日本侵华大势已去,他们孤注一掷,在湖南投入了超过五十万的兵力,成为中日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。长沙守军据城坚守,给敌军造成大量伤害,最终因寡不敌众,长沙失守。但战役的胜利,并不能扭转日军的颓势。在同一时间,中国更是组织了远征军强渡怒江,入缅、入印作战,与当地军民一同抗击日寇,成功击退侵略者。这也迎来了日本战败的转折点。伟大的中国人民,历经劫难,终究看到胜利的曙光。

a092548bd7184f33354429868d7a30916923c45bf0679066a46ed55756d63f9b.0.jpg


㈢莫斯科保卫战: 

1941年6月,纳粹德国公然撕毁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》,侵入了苏联。这一击,彻底粉碎了苏联的绥靖幻想,苏联红军猝不及防,前方防线在德军的闪电战下迅速崩溃,死伤惨重。同年秋天,德军攻占了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以及乌克兰首府基辅,同时拔除了通往莫斯科路上的关键据点斯摩棱斯克。

莫斯科已近在眼前,而另一条线上,苏联的第二首都、红军的精神支柱列宁格勒也被团团围困。似乎法国的命运,不久后就会落在苏联身上。希特勒发出狂言:“我们不需要俄国,既不需要敌对的俄国,也不需要友好的俄国,我们只需要一片东方的土地。所以我们决不接受无论是列宁格勒,还是莫斯科的投降。你们必须使它们化为乌有,化为灰尘,让它们在地球上消失。”

危难关头下,朱可夫大将临危受命。彼时的苏联,悲观情绪甚嚣尘上,有元帅甚至认为列宁格勒已经没有希望了,想跑到前线,希望被德军打死,至少能落个殉国的美名。在军事会议上,朱可夫力排众议,提出:即使战至最后一人,也要守住列宁格勒!为提振士气,朱可夫定下了口号:“不是列宁格勒惧怕死亡,而是死亡惧怕列宁格勒。永远不要考虑列宁格勒一旦失守怎么办,因为列宁格勒绝不会失守,永远也不会失守!”

朱可夫将各种炮火集中在关键地区统一使用,在德军前进路线上构筑起一套炮火系统,全城的军民都被动员起来,加入到战斗中。1941年的9月,成为德国人梦魇般的9月,他们在苏联军民高昂的士气下首次停下了前进的脚步,德国士兵的鲜血浸染了附近的溪流。“是朱可夫的意志阻挡了德国人吗?”人们说,“是的,在9月的日子里,他是可怕的,没有别的词汇,只能用‘可怕的’一词来形容。”

一边战罢,朱可夫马不停蹄地飞抵莫斯科,在克里姆林宫与斯大林展开单独谈话。当时莫斯科,情况并不比列宁格勒好。在德军的封锁下,苏联既不知敌人的情况,也不知我军的情况。朱可夫没有推辞,他以身犯险,亲赴前线,在黑暗中摸清楚了敌我形势,更是将已被冲散的红军各部集结起来,建立起了一条新的防线。

莫斯科的市民同样被动员起来,三日之内便组织起25个工兵营、12万人的民兵师、169个巷战小组,发动了六十万人修筑防御工事。其中,妇女的数量占了四分之三,为前线英勇奋战的战士们提供了极为有力且关键的支持。

来犯的纳粹德军遭到迎头痛击,又一次停下了前进的脚步。苏联军民同仇敌忾,一次次打退了德军的攻势,所有人手携手、心连心,再无人轻言放弃。当1941年11月,斯大林问朱可夫,莫斯科是否能举行十月革命阅兵式时,朱可夫给出了肯定的答复。11月7日,红军威武地踏过红场,赶赴前线,苏联的冬天,在将士们的爱国热忱下变得不再寒冷。顶着严寒的环境,苏联红军吹响反攻号角,从1942年的1月开始发起总攻,一路向西推进,解放了西部各州,彻底扭转了反法西斯战争中苏德战场的形势。

774fa0b6e1b84069d6488f9ce36c6bf6ae9053a86fbeb030647bb51e25606e76.0.jpg


结语: 古今中外,爱国主义情怀都是亘古不变的真理,这股劲头,引领着每一代人奋勇向前,克服困难,使命,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,精神动力指引。


素材来源"纸条app": 历史素材特辑:爱国与使命

注:本站分享优秀素材,尊重原版权©,若侵权,请微信联系,"Hour_as",删除,蟹蟹。

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

作者:007boy本文地址:http://blog.007boy.cn/?id=31发布于 2021-03-31
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拾肆記錄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阅读
分享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800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