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
导语: 望月,也许会有哲学之想,思考岁月流逝,斯月常在的缘由。也许会爱上月光如水,希望鞠清辉一捧,饮下岁月静好的天上佳酿。但更多人在等待月圆的那一天,那一天没有人还在回家...
导语:
望月,也许会有哲学之想,思考岁月流逝,斯月常在的缘由。
也许会爱上月光如水,希望鞠清辉一捧,饮下岁月静好的天上佳酿。
但更多人在等待月圆的那一天,那一天没有人还在回家的路上,那一天思念成了桂花在广寒宫飞舞。
①月 是 思 念 远 隔 山 水 的 牵 挂
中庭地白树栖鸦,冷露无声湿桂花。
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。
——唐·王建《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》
戍鼓断人行,边秋一雁声。
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。
——唐·杜甫《月夜忆舍弟》(节选)
古人的情思感物而发,明月往往是思念的寄托。天涯游子也许能卸下远涉山川的疲惫,却禁不住一轮清月散发出的幽深凄冷。每当抬头见月,那溶溶的月光触动的是心底深处关于家的记忆,传达的是老友亲人宛在眼前的一颦一笑。
远离故乡的王建偶然看到了地上如白霜的月光,此时树上的乌鸦已经归巢,寒夜深深,万籁无声。他的目光看向空中的皓月,心中想的却是远方故乡的琐事浮生。当月光洒向千家万户,又有多少旅人也会像他一样,望着月色浮想联翩,滋味万千。
月夜怀乡似乎是一种共通的情感图式。干戈未断,战火不息,离人耳目所及皆是一派紧张肃杀的气氛,在颠沛流离之下,人生还有什么值得期待?安史之乱中的杜甫也有过彷徨、疑惑甚至绝望,但当他看到那明月当空,他突然想到还有兄弟、亲人、故乡。那一刻的月光就是柔情的催化剂,让人想到团聚的幸福与希望。
中国的传统以月圆比附团圆,于是那皓月一轮,便化作思念的符号。它联结起游子与故乡,让别后的家人、失散的兄弟拥有隔空对话的纽带。
②月 是 静 好
闲 适 自 由 的 心 境
更深月色半人家,北斗阑干南斗斜。
今夜偏知春气暖,虫声新透绿窗纱。
——唐·刘方平《夜月》
鹿门月照开烟树,忽到庞公栖隐处。
岩扉松径长寂寥,惟有幽人自来去。
——唐·孟浩然《夜归鹿门山歌》
诗人怜月,顾自欣赏冷而温柔的月色,偏偏从中发现了美好。夜深人静的时候,那皎洁的月光投进怀中,便与诗人闲适愉悦的心情、清高雅致的志向相映成趣。
当月夜的清幽成为诗情的背景,一般的诗人都热衷于赞颂夜晚的宁静,那朦胧的斜月映照着家家户户,让门户一半着色、一半留白。刘方平却宕开一笔,他笔下的月夜图还响起几声渺远而微弱的虫鸣,若隐若现,透出大地即将回暖的暗示,蕴藉着生命成长的希望,这正是月光传递着春来的消息。
多情的诗人擅长发掘物外之趣,当月出东山,正好从繁杂的俗事中抽出身来,独自一人或携一二挚友,赏月也好,探秘也好,静静地倾听自然的声音。孟浩然选择了人迹罕至的鹿门山,他趁着月色去访问高人隐士所在、探寻安放心灵的秘境,那缘岩而行的一步一步道尽了清雅的志趣与隐逸的情怀。
月光柔美,让得其光者心旷神怡,超然于物外。
③月 是 永 恒
问 道 苍 穹 的 感 悟
今人不见古时月,今月曾经照古人。
古人今人若流水,共看明月皆如此。
——唐·李白《把酒问月》(节选)
二十四桥仍在,波心荡,冷月无声。
念桥边红药,年年知为谁生?
——宋·姜夔《扬州慢·淮左名都》(节选)
日月交替,周而复始。时序的流动,仿佛永远改变不了月的容颜。无数人在月下思索阴晴圆缺的奥秘,最终感受到的却是个体的渺小。于是,人们把明月当作了时间,看成了永恒。
与皓月长空相比,人生不过是白驹过隙,忽然而已。无论是帝王将相,还是一介布衣,在时间面前都只是匆匆过客。“白也诗无敌,飘然思不群”,才华横溢的李白是天生的诗人,他可以蔑视权贵,却无法逃避生命的短暂。他借着醉意向上苍发问,天地无言,他不得不承认在悠悠万世之下,古往今来的人事就像流水般,逝去杳无痕,而明月却亘古如斯。
历史兴亡,常常让人产生黍离之悲。姜夔在战争的废墟之上回忆扬州曾经的繁华,他的眼中闪过三秋桂子、十里荷花的旧日浮影。凄冷的月光却将他拉回现实,原来前朝往事早已成梦,只有二十四桥和明月夜依然存在。时间不会因一朝一姓的兴废而停下脚步,明月也不会为昨日繁华的凋落发出惋惜的声音。
人事更迭也好,历史兴亡也罢,尘世的创制与毁灭无关月的盈虚消长,月光永远朗照它面前的每一个人。
结语: “池上与桥边,难忘复可怜。帘开最明夜,簟卷已凉天。流处水花急,吐时云叶鲜。姮娥无粉黛,只是逞婵娟。”唐代李商隐这首诗以“月”为题,通篇却无一个月字,却道尽了月之美。
over了,整活完毕.
[自动回复] 雨后便晴
自身足迹: blog.007boy.cn
自身倒时: 007boy.cn/2022xk
bye~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