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"小"人物的"大"榜样:
淳朴的“拉面哥”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何为善良。善良应当如水般清澈,默默滋润着每个信善之人的心房,为那些兀自赶路而忘却抬头的人们带来一阵清凉;善良也当如风般和煦,吹散因狭隘而笼罩在人们眼前的阴霾,让他们看清交叉路口的方向。当现代加速社会的疏离感愈发强烈,当漠然与自利逐渐成为人们的“处世逻辑”,善良就显得愈发可贵。
亚当·斯密斯在《通德情操论》里指出,真正称得上美善的是“多同情他人而少只顾些自己的感受,抑制吾人的自私欲望,尽情发挥我们仁善的爱心”。 拉面哥的善良在于理解他人之苦、体恤他人之心,3块钱1碗的拉面赚得不多,只因思量农人赚钱的不易,他便坚持15年不涨价。对于前来“围观”的人,拉面哥也坦言理解他们,认为他们都是为了生活。
生活中,像“拉面哥”这样的平凡人物还有很多,他们也许并不像成功学里的大人物一般励志,但却愿将心比心地为他人所考虑,身体力行地传递着每一份力所能及的关怀。
荣获“202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”之称的万佐成和熊庚香夫妇,正是这样的人物。18年来,他们不计回报地为病人提供炉火,用火红的灶氤氲出爱的味道,默默鼓励着一个又一个癌症病患者。在人生的教科书中,这些“小人物”以他们的初心与坚守,为时代树立起善的丰碑。
用法解析:
适用于善良、坚守、平凡与不凡等主题。
示例:
突如起来的疫情疏离了人们之间的现实距离,却未能阻隔人心的温暖相连。城乡社区干部和志愿者的站岗值守、医学专家实时在线指导、快递员顶风冒雨不断奔波、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暖。这些普通人在各自的领域闪闪发光,力所能及地为抗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。点点善良的坚守汇聚在一起,成就了整个2020的众志成城。
这些默默无闻的一线抗疫工作者,正如同近日火起来的“拉面哥”一般,虽然都是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人物,却在努力践行着自己善的信仰,心系他人与社会。平凡的生命中,也能迸发出不凡的力量。
二、"围观"也要讲究适度:
拉面哥事件中,需要反思的是那些故意“蹭流量”的自媒体博主。他们打着弘扬善的旗号,行的却是毫无底线之举。为了在这来势汹涌的流量大海中自取一瓢,他们将“侵犯”置之道德与法律之外,无怪乎引来众多主流媒体的齐声批判。
与拉面哥相似的,还有农民歌手“大衣哥”朱之文,突如其来的爆红让他一度失去隐私。尤其是2016年后,直播和短视频平台迅速兴起,“大衣哥”每一天的生活日常都会在上百个视频账号中被展示出来,为这些拍摄者带来流量和收益。而他的家庭,也会每天被这些“不速之客”轮番打扰。
身处流量时代,想要博得关注并不可耻,但若将一己私利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,便是走向了行恶的方向。针对新媒体发展的良莠不齐,中国新媒体大会曾发布《中国新媒体社会责任倡议》。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,新媒体平台正在“软硬兼施”的宏观力量把控中逐步走向规范。正因如此,我们既需要谴责那些举措不当的新媒体人,也需要以“建设性”的眼光看待未来的新媒体成长。
基于尊重的适当“围观”,应当成为每位信息传播者的必修课程。鉴于此,人们应当跳出流量至圣的窠臼,明晰精打细磨的优质内容要远比一昧“蹭热度”的作为更“吸粉”。此外,每个自媒体也应当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,用理性的价值引导去弘扬真正的社会正能量。
用法解析:
适用于社会责任、规则与标准、尊重等主题。
示例:
就像因“拉面哥”爆红后前去蹲守拍摄的自媒体人,如何赢得关注度、传播社会正能量可以有多种选择,但将侵犯他人的本质当成流量时代的理所当然则是应当摒弃的行为。自媒体行业也当有行业的“规则”,不难让“自由”过了边界。
结语: 勿以传“善”之名,行作恶之实!
素材来源"纸条": 时事 | 流量狂欢下被围堵的“拉面哥”
注:本站分享优秀素材,若侵权,请微信联系,"Hour_as",删除,蟹蟹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