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:
关键词:众志成城、平凡的力量、家国情怀
2020年1月23日,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日益严重。为了让更多病患得到妥善治疗,武汉政府决定按北京“小汤山”医院模式建设集中隔离治疗点——火神山医院。
当日中午,一封加急的信件自武汉寄到北京,请求对武汉市建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医院进行支持。
全国勘察设计大师、曾参与建设北京“小汤山”的黄锡璆博士接到信件后,立即组织紧急会议,部署设计规划工作。已经79岁高龄的他,连夜整理需要优化的设计环节发往武汉,并毅然向组织递交了请战书。
2020年1月24日,正值除夕,在家家团圆、举杯欢聚的时刻,无数工人自发从全国各地奔赴“战场”。他们匆匆放下碗筷,离开亲人,甚至含泪写下诀别信。
他们之中,有装修工,有泥瓦匠,有军人,有司机,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平凡人。但正是这些平凡的力量,凝聚起创造奇迹的希望。
武汉建筑工人胡晓红,接收到通知后就立刻召集工人,义无反顾地赶到现场。当记者问道:“孩子自己在家你舍得吗?”她说:“没有什么舍不得,既然我们是中国人,哪里需要我们,我们就去哪里!”
2020年1月25日,新年第一天,17年前曾任小汤山非典医院院长的张雁灵也抵达武汉指导工作。虽然已近古稀之年,他依旧迅速投入紧张的工作,与专家组讨论医院的布局和分区。
在赶往武汉的途中,他写下了这首《去武汉路上》:奉命来武汉,协助建病院,人老当参谋,不能上一线。拉上传福兄,联手献经验,时光十七年,华夏山河变,抗非精神在,再现小汤山!
2020年1月25日—2月1日,是火神山医院全面展开正式施工的时期。随着建筑图纸的完善、样板房的建成,越来越多的基建工人加入这场没有硝烟的“战争”,与时间赛跑,尽可能为更多的生命争取希望。
与此同时,许多无法参加一线工作的普通人,也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支持火神山的建设。他们之中,有的给工地捐了400条板凳,有的给工人们送饭,有的提供免费交通......正如冰心在诗中写道:“创造新陆地的,不是那滚滚的波浪,却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。”
2020年2月2日,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人民军队医务工作者。2月4日,火神山医院接收了第一批从武昌医院、汉口医院等医院转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。
大疫当前,这里没有火神,只有一个个不畏艰辛的建筑工人,只有一个个舍生忘死的医务人员。一方有难,八方支援,他们用最坚韧美好的人性,凝聚起神一般璀璨的光芒。
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,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。相信这份承载了血泪的“火神力量”,终能护佑着中华民族战胜病毒、渡过难关。
二、备受争议的"云监工":
关键词:网络加油、云关注、娱乐化
火神山、雷神山的建设如火如荼,而在无数根网线后,越来越多的网友通过直播镜头关注工地的建设情况,当起了“云监工”。
2020年1月27日晚,央视频正式开启建筑工地全天候慢直播,既没有主持人,也没有解说,只通过一个固定机位呈现施工现场的实时画面。
令人惊讶的是,这场看似单调无聊的直播,竟吸引了超过9000万网友。人们自称“咸丰(闲疯)帝”,在评论区里争相回复,为建筑工人加油打气,表达对战疫第一线的美好祝愿和期待。
而在观看直播的同时,网友们还为直播画面上的工人、建筑物、施工设备取名,如高层吊车“送高宗(宋高宗)”、焊工“焊武帝”(汉武帝)、夜班超级大灯“光绪(续)帝”......
还有网红选手蓝色挖掘机“蓝忘机”、混凝土搅拌车“欧尼酱”、装载卡车“叉酱”、压路机“多尔衮”、样版房“白居易”,甚至连摄影头底下的桂花树都获得花名“吴三桂”。
许多“云监工”24小时坚守在岗,密切关注施工进程,上下线还自发打卡交接班。有人感慨,“这估计是全世界最森严的施工现场”。微博上甚至设有“云监工”超话,“小叉车”“小铲车”“呕泥酱”等等,都有自己的粉丝。
与此同时,也有一些网友对这些行为表示不理解,认为看直播“监工”,无聊且无用,而过度地刷屏、玩梗、打榜,甚至嗑cp,是把严肃的事件娱乐化,将虚拟的快乐建立在祖国的苦难之上。
不过更多的网友认为此事的积极影响远大于消极影响。在疫情迅速蔓延的当下,人人老实在家里待着就是对社会的贡献。云直播既给宅在家里的人提供了一个释放精力的窗口,又能让人们亲眼目睹平地起医院,看到抗击肺炎胜利的希望越来越大,可以缓解过度恐慌的焦虑心理。
结语: 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,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
素材来源"纸条": 精华时事|火神山:与死亡赛跑的中国速度
注:本站分享优秀素材,若侵权,请微信联系,"Hour_as",删除,蟹蟹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